中国水网讯:6月5日,世界环境日,哈药总厂违规排放废水、废气、废渣,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情况被曝光。根据自然之友等环保组织的调查,哈药总厂的污染问题并非第一次浮出水面。早在2009年11月18日,哈药总厂就在黑环办[2009]160号中被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,而其母公司哈药股份未将该信息向社会披露,直至近日被媒体曝光,也只字未提此前被列为“污染严重企业”,更未披露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。
针对我国的工业废水处理问题,中国水网采访了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左剑恶教授,左教授在采访中指出,就几个传统工业领域来说,如制药废水、味精废水处理难度很大,很难实现达标,目前技术水准还不够,或者说要达标投入会很大。这是目前的基本情况。 目前主要的难点和问题就摆在眼前,我国经济还不十分发达,污水难处理、高产污的企业还不得不运行。就制药行业来说,我国很多制药厂是初级制药,产污量很大,国外药厂把这些初级产品买走做一些化学加工以提高药效,这时的产污比较低,产生价值更多。但是我国制药生产技术没那么高,只能“干笨活”,附加值也有限。左教授说,我国的制药厂也在努力研发更高端的产品,希望以后情况会改变。 左教授介绍,制药原来都用基础的发酵类的方法,排放废水浓度高,但是还可以处理,而现在的化学合成的药制药更复杂,特别是一些制药工业园区集中以后,不同的化学类的药都在里面,加了几十种化学药剂,制药废水基本不可生化,毒性还特别强。 而身陷”污染门“的哈药几乎可以说是我国制药行业的一个缩影,哈药总厂成立至今,致力于打造从原料药到化学制剂的完整化学药产业链。其生产的头孢类原料药毛利率极低,基本处于整个化学药产业链最低端。目前,迫于环保投入压力,国外大型制药厂商均放弃自行生产污染较大的头孢类原料药产品,选择直接进口头孢类原料药进行二次加工使用,将环保压力转嫁到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。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。 |